什麼是修行?

修即是改變,有修正、修理和修除等意義。
行是言行。
那麼修行,就是修正、改變我們的言行。

也就是說,
不該說的不要說,不該作的不要作,
不該想的不要想,就叫做修行。

修行的先決條件是:
信奉大道、不犯禁戒、依法而修、勤苦不懈。
只有具備以上四點,才能夠算得上是修行人。

但修行並不是指整天誦經打坐,
那些只是修行的形式罷了。

所謂修行,即是學道,悟道,
行道,證道的一個過程。
修正自己的行為,使身心趨於正道,
最終達到
與道合真的境界。


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麼?

對於一般信眾提倡的修行方式是:
行善積德、濟物利人,
存善念、舉善行,學習教儀、
詠誦經典、禮拜懺悔等
(比如奉行修德十益:一與人為善、
二愛敬存心、三成人之美、四勸人為善、
五救人危急、六興建大利、七舍財作福、
八護持正法、九敬重師長、十愛惜物命)。

煉氣之類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統師承,
一般人自己練容易出偏,因此不提倡。

修行講究實修實煉,即是從經典中明智。
經典中有很多是先賢已經走過的經驗總結,
可以為我們這些後世的實踐者提供指導性。

從行為上實踐,
當將經典中提及到的理論付諸實行檢驗,
這種
實踐囊括的面是很廣的。
包括持誦經文、克服己心、修養自身、
以善心待人、舉善行、言善語等等。
從理論中實踐後,再反過來理解理論的方式。


什麼是功德?


功為善行,德為善心。心行合一,名為功德
努力行善,通過行善累積自己的德行
功德不等同於利益。

比如很多善信誤以為功德等同於金錢,
誦多少卷經文,做多少件好事,
積累到來世可以換取相應的福報,
這種善功名為福德,不是功德。
功德是通過修行而獲取的經驗,
福德等於金錢,金錢能用完,
而經驗不會消失。

有大功德的修道人,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,
所以道教提倡積功累德,
《道德經》上講:
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。
越是不計回報的付出,
得到的回報就越是大,而不執著於回報,
始終持守內心中的那份清靜,就是功德。

 

只要心地善良就不需要修行了嗎?


《太上老君內觀經》
雲:
教人修道,即是修心。
是的,修道就是修心。

祖師所說的修心,
實際上就是要人掃除內心的妄念、雜念,掃除妄念雜念,
則內心自然清靜,修道有成。

但是說
心地善良
到底善良到什麼程度呢?
什麼是善,什麼是不善。

這兩種定義其實很模糊。
比如搶劫的比殺人的要善良,
至少沒出人命。
偷盜的比搶劫的要善良,
至少情節不那麼惡劣。
騎馬看騎驢,後邊還有推車的。

將心比心,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心地善良。

祖師有言:單修性,不修命,
此是修行第一病。


心地善良,若不勤奮修煉,
則將來壽命終結,
一樣繼續沉淪苦海,
不能解決生死上的根本問題。
所以心地善良,還要悟道修行,
將來才能了生脫死,與道合真。


隨緣是隨波逐流的表現嗎?

《道德經》中說:道法自然。

隨緣,也是自然的一種表現。
順應自然,而不是隨波逐流。

因為弱者隨緣是由於無法改變外境,
以致受到外緣牽纏,不得自在;

強者隨緣,是肆意妄為,
受自身內緣欲望所控制,
一旦遭受打擊,將一敗塗地。

只有智者能夠制己之內緣,
同時靈活應對外緣。

因為在自然變易中含有恆常不變的東西,
不變的就是自身的根本立場和原則。

只有站定立場,抱定原則,
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措施,
就不會被環境所迷惑、污染,
反而會處處逢源,
將任何環境都轉化
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處境。

所謂
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
善於隨緣的人,
總會在人生處境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

知足是不思進取的表現嗎?

《道德經》中說: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
知足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,
是要人們有適可而止的精神,

而並不是安於現狀、
不思進取、固步自封的表現。

正因為知足,才懂得得到有多麼的不容易;
正因為知止,才知道適可而止
是為了以後的發展鋪下道路。

理性的進取應當以
知足的心態去制約內心的貪欲,

《道德經》中說:
咎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。

不知足,往往導致人們違背自然法則
去得到貪欲的短暫滿足,而更大的災害隱藏在背後
如同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環保問題,
大肆破壞森林植被、過度開採礦藏勢
必會令資源極度匱乏,從而引發各種災難,
這也正是沒有適可而止的觀念和知足常樂的心態而造成的。
所以老子說:
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
無為就是什麼也不做嗎?

《學道七戒》第一戒,就是切忌拘泥於無為
盲目地認為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,
什麼都不管,這是大錯特錯的
無為是一種目的,一種境界,
很多人將其曲解為過程。

《道德經》中說:
常無為而無不為。
但只有通過有為的過程,
才能達到無為的妙境。

不要忘了,老子說
無為
但是還說過
九層之台,起於壘土;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

道教的無為,並非消極避世,
而是要人們凡事須
順天之時,隨地之性,因人之心

應該努力學習,積極進取,
通曉自然和社會的法則,善於處理人際關係,
不妄作,不肆意妄為。

而是應該以
行事,處世立命,
謹身慎行,樸素節儉,
從而達到
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。

 


不爭就是指逃避現實嗎?


道教的不爭,
是反對不講道義、不講策略的爭鬥,
是要人捨棄一些多餘的欲望,
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正當的工作、生活和追求上。

不爭的真意,
是要人們淡化像浮雲一樣的功名利祿、人我是非,
從爭名奪利的羅網中解脫出來,
轉向正當的物質、精神上的追求,
是一種
不爭之爭

不爭這些無益於身心的事情,
自然能夠淡泊以明志,
寧靜以致遠,常清常靜,怡然自樂。

《道德經》有雲:
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
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

不爭,要像水一樣,
流到那裡,隨方就圓,
謙和卑下,利益萬物。

一個為善的道教弟子,
即使不爭,也不會失敗;
即使不言,也不會沒有回應。

這是因為,不爭的高尚行為,
自然會感動周圍的人。
不爭是不言之教
標誌著一個修道者的修為境界。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諸羅太清宮 的頭像
    諸羅太清宮

    嘉義諸羅太清宮

    諸羅太清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